close


我從來不知道,群舞可以這麼美。

煙霧繚繞的神秘森林夜晚,暗戀Giselle的Hans至森林中Giselle的墓地憑悼,因感覺氣氛不對勁匆匆離去後,開啟了第二幕(有的舞團這段省略,直接以夜后開場)。夜后Myrtha以雙足尖交互點地,身體完全保持平衡,如同幽魂般緩緩飄入,音樂幽靜而甜美。在獨舞一整段後,在婚前被辜負而無法結成婚的Willis,身穿著象徵結婚禮服的白衣裙,跳著迷人的舞步,在寂靜的夜晚展開了幽靈的聚會。月光下,這些白衣幽靈們時而如天使般漫舞,在包圍誤闖森林的男人時又展現幽靈般的詭譎與恐怖。然而,不論在任何時候,這些少女們始終在夜后Myrtha的掌控之下,似乎已喪失本身心智般的任由擺佈。

在所有幽靈之中,除了夜后之外,唯一保持清醒的只有Giselle。為了保護愛人,已失去生命的Giselle仍然挺身而出試圖改變Myrtha,雖然數度遭拒仍陪伴愛人舞至天亮。Giselle與夜后彷彿愛與恨的極端,在眾多面無表情的willis中顯得特別鮮明。相較於冷硬的夜后,Giselle舞的輕盈,若羽毛般欲擋在愛人身前,令人不忍。

冷色調的森林中,能夠映照月光的純白百合花成為一種象徵。不僅僅是夜后的權杖,也是Giselle與愛人之間溝通的語言。在鮮少出現激昂衝突的甜美樂聲中,令人感到的不是喜悅卻是寒意。雖然舞劇本就沒有台詞,但第二幕中真正讓人感到寂靜,冷冽,以及令人摒息的那不需語言的悲傷。不論是夜后由愛轉恨的悲,Giselle與愛人之間陰陽兩隔的憾,亦或是眾多少女們無法達成心願只能成為傀儡的無奈。

當天出演Giselle的舞者是Alexandra Badina,男主角是Yury Mirov,在第二幕中真的讓人眼睛一亮。(話說舞團巡迴同樣角色總有兩至三位演員輪流演出,由於開演前太吵雜沒有聽清楚廣播,因此始終不確定演員是節目單上的哪一位,我寫信去問了劇院也沒有回音,後來好不容易查到了報紙的評論。)Badina在第一幕感覺一般,但在第二幕中,纖細的身軀,輕盈的舞姿,加上憂傷的表情,如同dailygazette的評論所言,真的是纖細又脆弱的少女幽靈。其優秀的舞蹈技巧也在慢板獨舞中令人驚嘆,細緻而不誇張,輕巧但不浮躁,恰如其份,不愧是2006年在義大利舉辦的世界芭蕾大賽冠軍。兩人的雙人舞也非常浪漫,我非常喜歡dailygaztte的描述:"sniffing the air to sense his beloved",由呼吸中感受愛人的存在,很羅曼蒂克的一句話,同時也表達出了鬼魂的不易捉摸。

我所找到的兩篇評論中,普遍認為上半場的表演較為一般,timesunion也提到了上半場結尾女主角的死太過溫和,下半場則是個"友善的鬼"。整體而言timesunion比較嚴厲,認為本場編舞缺乏變化及戲劇性,似乎總是在衝突外圍圍繞卻到不了真正情緒爆發的重心。dailygazette則幾乎是盛讚,除了主角之外各角色都有褒獎,甚至連上半場那令我不耐的雙人舞也稱之為"lovely"。此外,dailygazette也提到了讓我頗為失望的音樂,不是樂團現場演出竟然以錄音播放,感覺較為平板沒有生氣。



除了男女主角與夜后的獨舞之外,第二幕最精彩的莫過於群舞。將近30名舞者扮演著毫無自主意識只能團體行動的willis,跳著高難度卻又整齊劃一的舞步。大部分的獨舞橋段,這些willis都以V字型的方式分成兩列站在舞台兩側並且雙手在胸前交疊,表情木然,展現出鬼靈的氣勢。(雙手交疊姿勢如同第一張圖,是古老宗教中將死者放入棺木時擺放的方式,故此姿勢暗示了willis的幽靈身份。)群舞的橋段亦非常多,在眾星拱月般與夜后的共舞中,姿態飄逸而幽雅,而在面對如同籠中鳥的男人時,又快速的令人感到透不過氣。

以下的影片是著名的義大利La Scala芭蕾舞團的第二幕中夜后Myrtha與眾多willis的舞蹈,此段影片算是我在youtube中找到最喜歡的。除了配合詭譎森林的冷色調,也從上方拍攝群舞,更能看出群舞的氣勢。整段我最喜歡的部分大約在6分10秒到7分之間,所有舞者雙腳成90度單腳跳躍前進並整齊的交換隊形(如同上一張圖),看了至少數十次每次都還是覺得好感動。有經驗的舞者說這是非常痛的姿勢,而他們卻能夠控制每一步跳的距離以及時間,不論隊形如何變換還是那麼整齊,每一步都讓人看到這些舞者們從小到大的努力。可能從五六歲甚至更早就進入了舞蹈學校,在天分,外型與努力缺一不可的環境下慢慢往上爬,在此之中或許也存在著如同"魂斷藍橋"中費雯麗所面臨的勾心鬥角,即使有機會站到了台上卻必須更加小心謹慎,舞蹈是肢體語言,稍有不慎再外行的觀眾都看得很清楚,職業生涯可能就因此斷送。這些群舞演員,即使不能如同主角般光亮耀眼,觀眾甚至不會記得他們的名字,但能夠站上台的每一位,都令人敬佩!

*此段影片聲音較小,記得先將音響調大些喔。


相關閱讀:

[藝文]芭蕾舞劇Giselle(上)
dailygazette評論March 16, 2008
timesunion評論March 16, 2008



**photos: http://www.nytimes.com/2006/06/19/arts/dance/19kiro.html?_r=1&oref=slogin
http://www.balletandopera.com/index.html?sid=5U〈=eng&perfomance=620&page=catalog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olo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